常大附小开展低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凛冬之寒,凝霜成诗,每一寸空气都藏着冰冷的韵律,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课在温暖的教室里热烈展开。12月18日,程梦婷老师带领一年级7班的小朋友一起探索《比尾巴》的奇妙世界;路璐老师带领二4班小朋友体会《纸船和风筝》中的深厚情谊。 课堂上,程老师抓住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森林动物比赛的情境,唤起学生识字的兴趣,总结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程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如:字源识字、熟字加偏旁、联系生活实际等。在指导朗读时,程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重音和节奏读好问句。接着以多种形式进行练读:学生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等,让问答的韵律在不断重复读中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孩子的语言系统当中。 路老师精心设计了《纸船与风筝》,在教学“折、扎”时,亲身示范折纸,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积累了“折纸、对折、折痕”等词语。教学“漂哇漂”时,通过做动作和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区别。课堂还特别设置了默读训练,这是一项关键的阅读技能。路老师指导学生尝试不出声阅读,默读训练扎实到位。 课后,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和课堂落实情况,各抒己见。老师们角度不一,见解独到,在研讨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研讨最后,庄荷娟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肯定。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本次教研以学生为本,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也开启了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研之旅。无论是执教的老师还是参与本次教研的老师,都在交流中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汲取了经验。 (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供稿 撰写:朱小玉 摄影:许姣 审核:陆镜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