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召开师德师风专项会 为牢固树立教师底线意识,进一步增强法治校园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12月17日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会,全体教职工参会。 学校邀请了江苏品川律师事务所朱雨薇律师,以“教育者职业素养与法律规范”为主题,为常大附小教职工进行了普法宣讲。活动现场,朱律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课件,从社会对于教育现状的关注带给我们的思考、法律框架下的教育者职责与期望、法律视角下的教育不当行为及其后果、我为学生树榜样四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向教职工们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切实提升了教师的法律意识。 第二项议程,庄荷娟副书记通报了当前学校师德师风情况及处理决议,相关教师做了表态发言。 第三项议程,常大附小校长、党支部书记龚莉娜为老师们带来了以“多一点敬畏 用父母心办教育”为主题的书记微党课。 龚书记指出,保持对教育的敬畏,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态度。敬畏体现在深入学习、精心教学和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上,这促使每一个教师不断学习、思考和反思,以实现教育的卓越和以父母心办教育的目标,努力做到有情、有品: 1.情:包含感情、情怀和情绪。教育者需要投入真挚的感情,拥有教育情怀,保持稳定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和教育学生。 2.品:指教师的品格、品味和品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品,修身养性,保持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正气,不沾染不良风气。 法国巴克莱博士谈到自己对教育、对幸福的理解,讲了三句话,九个字: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这九个字里有无限的内涵:有希望,一个人需要永远充满希望;有事做,永远生活充实,而不是虚度光阴;能爱人,这是作为老师更应该做的。爱每一个不同的孩子,爱智商不同、情商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好老师的一个标识。 守正初心践师德,行稳致远正师风。学校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推动学校工作再创新辉煌。 (常大附小供稿 撰稿:蒋海晨 摄影:高楠 审核:庄荷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