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基地学校联合研讨活动在附小召开 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相关要求,增强课程实施能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2月12日,以“落实新课标 践行新教学”为主题的小学基地学校联合研讨活动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召开。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江苏省教学学会名誉会长、研究所名誉所长陆志平,常州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所长戴晓娥,研究所的副所长和研究员,还有基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 活动第一阶段为商讨联盟成立事项。天宁区解放路小学蒋琳校长介绍了基地成果,并从“愿力、心力、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武进区星河实验学校孟亦萍校长以“三变”为抓手,分享了星河人自上而下做顶层设计的推进过程。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姜静波副校长立足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及未来打算谈了感想,希望借助研究所力量推动老师发展;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庄荷娟副书记在表达感谢之余,从“坚定目标”“实践作为”“持续发力”“成果导向”四个方面阐述了附小今后的努力方向,常大附小定将立足平台、抓住机遇,跟着专家好好干,在教学实践中主动作为,促进语文教学新质发展。 举行授牌活动仪式后,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所长戴晓娥女士,就今天的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引领。戴主委认为我们应转化教研形式,组建教研圈群,不仅要“干”,还要明晰“怎么干”,干了之后要形成拳头产品,形成成果。在“改变”中创造出自己学校的成果。江苏省教学学会名誉会长、研究所名誉所长陆志平高屋建瓴的分享更是指引了学校前进的方向:做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任务群设计要设计创造。与此同时,还勉励大家定个小目标: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 第二阶段为常大附小语文学科建设智囊会。常大附小陆镜伊副主任介绍了学科建设情况,既分析了学校的教学现状与实施目标,也从“构架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建构深度合作的校本教研新体系”“推行教学相长的科研学习新道路”三方面着眼了附小的未来发展。 向内求索,向外远眺。专家团队对常大附小语文教学进行了把脉问诊。整合专家的理念、整合老师的案例、整合学生的资源等有价值的理论实践引领,为附小团队推进基于素养导向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常态化落实,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让老师们在育人之路上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坚实的方法。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心中有课标,脚下方有路。深入学习课标,教学理念才能真更新;践行深度学习,核心素养才能真落地。相信,在基地校发展联盟的共研共建中,定会激发附小教师的活力,促进教育教学新变革,实现整个基地联盟校的高质量发展。 (常大附小供稿 撰稿:程梦婷 摄影:组图 审核:庄荷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