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附小美术组开展校级教学研讨活动 2024年11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教研课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精彩上演,本次课程围绕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自然现象》一课展开。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加深了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还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本次教研课由程妍老师主讲,课程开始,程妍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大家倾听暴雨的声音,激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展示了一系列自然现象的图片,包括彩虹、太阳、云彩、雨、风、雷电等,引导学生们进入自然现象的奇妙世界。 在了解了一些基本自然知识后,程妍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观察不同的自然现象,并通过展示优秀的综合材料作品总结了一些技法,帮助学生们解决手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颜色搭配、形状描绘等。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团队小组合作,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有的描绘了绚烂的彩虹,有的描绘了变幻莫测的云彩,还有的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天气景象。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趣和创意,展现了学生们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在教室里的画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通过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还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汲取了灵感和创意。 程妍老师表示,本次教研课旨在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现象,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们主动观察、思考和创作,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她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美术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研课结束后,各位老师也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肯定了程妍老师呈现出的课堂驾驭能力与专业水平。大家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用心研究教学重难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更加灵动而有效。 随后,庄荷娟副校长也对程妍老师的课堂表示了高度肯定,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她指出课堂设计中可以增加构图设计,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更加贴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教师示范时可以更加细致,将不同材料的质感表达清楚,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充分体会综合材料在作品中的运用。 此次教研活动的举行,为美术组的教师们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宝贵的收获,促使他们在教学观念上实现了转变,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群体未来在教学中将致力于深入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培养他们对艺术之美的感知、领悟及创造能力,旨在让我们的美术课堂蜕变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自由发挥的乐园。 (常大附小供稿 撰稿:徐璐娜 摄影:李陆路 审核:符维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