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附小开展高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推动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2024年10月24日,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组织开展高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由王思涵和于佳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精卫填海》、《书戴嵩画牛》。两位老师紧扣“立足情境创设,丰富言语实践”这一教研主题,带领我们走进更广阔的神话世界与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王思涵老师整堂课围绕“引导学生把课堂当文言文来学——当故事来学——当神话故事来学”的思路,在读好文言文的字音和节奏的基础上,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对文本以及精卫的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整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精卫填海之难、填海之险、填海之艰,让学生从中领悟学习精卫的精神,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和激发他们争做现代精卫的意识。 于佳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别开生面。以诗歌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使学生亲近传统文化,获得审美意趣。整堂课以生为本,以课标和语文要素为纲,着重渗透文言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扎实读好文言文,以赏析课本插图的艺术之美为线索,围绕人物角色心理分析,感知人物形象,领会深刻道理。 高年级语文老师收获颇丰,在评课、议课过程中对两位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充分认可了两位老师前期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情与学科特点,大胆探索,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交流热烈、研讨氛围浓厚。 最后,李向副校长和庄荷娟副校长对这两节课做出总结性评价。李校与老师们商榷在创设文本情境时,可依据教材“还原”,亦可联系现实再现文本情境;庄校提出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场思维的碰撞,一场精神的洗礼,文言的传授意在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关注教学延伸,真正实现文本精神与孩子们内心的美好相遇。 读精卫填海,悟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戴嵩之画,思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附小高语人会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以责任为船,以爱为桨,以教为动力,和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同生共长。 (常大附小供稿 撰稿:周倩倩 摄影:宋舒琳 审核:陆镜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