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附属小学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通过教研促进新课标的理解内化,2024年10月29日,常州大学附属小学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主题为“同课异构促数学思维成长”的校级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顾海琴老师执教的四上《简单的周期》。顾老师以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顺序展开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在教学中,汤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自学,和学和研学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出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节课是徐竹露老师上的同一内容。徐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驾驭自如。徐老师着重培养了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来让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掌握简单的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引导观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整堂课体现“乐学”课堂样态,让学生自我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大家各抒己见,就这两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张文艳副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成功之处,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转变学生的角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让老师们更明确了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设计课堂。 此次数学教研活动,不仅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思维的碰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教师们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常大附小供稿 撰写:戴彩凤 摄影:史彩丽 审核:史彩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