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附小举行了小学语文微项目式教学实践活动 2025年5月27日,由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主办、常州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单元统整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微项目式教学实践”专题研讨活动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锦绣书院举行。活动以“聚焦单元统整,提升学科素养”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单元解读、主题分享及专家指导等环节,深入探讨了小学语文单元统整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路径。特邀专家薛辉、孟亦萍、高红、商汉勇、宋惠平,基地校及联盟校骨干教师及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与研讨。 活动中,常州大学附属小学陆俊杰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手指》一课,以“脱口秀大赛”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丰子恺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课堂通过“拟人”“夸张”“举例”等手法解密文本的“风趣密码”,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分工具体,创编手指脱口秀剧本,进行了精彩生动的脱口秀演绎。 陆玉娜、陆俊杰老师对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设计进行解读。该单元以“赏读语言艺术,体会创意表达”为主题,通过“笑话大会”“相声改编”“脱口秀创演”“漫画启示”三大任务群,串联《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文,构建“解构—创编—迁移”的学习闭环。例如,将《杨氏之子》文言文改编为相声脚本,融入“谐音梗”“现挂”等曲艺技巧,让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幽默对话中提升文化自信。 汪绍敏老师作《单元统整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微项目式教学实践》专题报告,结合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生灵”单元案例,阐释如何以“探秘自然生灵”为主线,融合科学观察、美术创作、生态辩论等跨学科任务。学生通过“校园动物普查”“动物档案编制”“生态辩论赛”等活动,实现语文素养与科学探究、艺术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 活动特邀语文教学专家薛辉、孟亦萍、高红、商汉勇等现场点评指导。特级教师薛辉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进行专业指导,围绕四大核心观点——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从人文主题单元到学习任务群设计、学习任务群视域的单元结构化设计与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教学设计进行分享。 孟亦萍校长以“相信相信的力量”对附小教师与学生的给予高度的肯定与期望,特别赞赏学生用生活化语言与脱口秀的表演形式重构文本的原创性。 教研员高红立足小初衔接视角,提出教师需具备作家思维,守护教学原创性的鲜明观点。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创作思维,帮助学生搭建创作支架,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 商汉勇院长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研讨展示了新课标落地的鲜活样本,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任务群设计、跨学科融合、学生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活动尾声,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为基地导师颁发聘任证书,标志着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深化合作。本次活动为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新样态提供了鲜活范例,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借鉴“任务驱动”“跨学科融合”等策略,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笑声与思维齐飞”的成长沃土。 (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供稿 撰写:陈楠 摄影:张小红、陆镜伊 审核: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