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附小开展语文学科组命题设计培训 时序已初冬,研训正当时。为了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推动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把握命题规律,以命题反拨教学,提高命题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1月13日上午,常州大学附属小学邀请武进区学校与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裴红霞校长开展语文学科命题设计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裴校长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从认识、过程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地解释了命题的基本特征和提出课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对策:强调坚持素养立意、坚持依标命题、坚持科学规范。做到“无情境不命题”“无思维不命题”。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做到结构化、情境化、生活化,综合设置主题鲜明的系列探究任务。学生在富有教育性、挑战性的情境任务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命题研究反观备课和教学,从教材要素系统化梳理,到叙述性文本与思维导图互构,实现“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和应用的闭环,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循环往复,逐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裴红霞校长的精彩培训让老师们收获满满,感慨良多。培训结束后,参会的老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庄荷娟副校长对发言教师培训心得进行了补充和总结。庄校指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不仅能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教师教学方向,帮助教师专业成长,还能对提高试题质量和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文化自信的中华少年,为时代负责。 最后龚莉娜校长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龚校强调,命题为“评”指明了思路和方向,希望每位教师要站在命题的视角直击学科素养落地的靶心,以新课标为纲领,教材和生活为支撑,提升命题效度,用命题的“质”助推教学的“效”,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赋能。 新篇擘画,经验共享,此次经验交流为老师们后续进行命题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明了清晰的方向。知之愈名,行之愈笃。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的全体语文老师将继续积蓄力量,做好教育路上的“点灯人”。 (常大附小供稿 撰写:于佳 摄影:陆镜伊 审核:姚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