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德法新教材培训活动在附小举行 秋意渐浓,红叶如诗。为进一步增强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水平,9月24日下午,武进区名师大讲堂小学道德与法治研训活动暨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武进区德法教研员王继伟校长以及区内德法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培训伊始,常州大学附属小学的顾湘老师执教了《上课了,好好学》一课。顾老师巧妙地运用憨态可掬的小熊贝贝形象串联起各个教学环节,用生动的故事、真实的场景寓教育于活动,在新颖鲜活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孩子们主动融入、产生共鸣,懂得不仅要在课前调整好情绪状态、准备好学习用品,还要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勤思考、会发言。 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新教材、落实新课标,是道德与法治老师们最为关心和乐于研讨的问题。围绕该议题,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庄荷娟副书记做了题为《一年级新教材使用的教学实践例谈》的讲座,立足于“正面、真实、活动、兴趣”的教学要求,细致梳理新教材中的内容变化,深入挖掘细节线索,从课程理念的详细解读到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主张通过多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展深度教学,构建道德学习的“有我之境”,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南。 新教材紧扣新时代儿童的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注重对孩子们核心素养的培育。聚焦核心素养,围绕大单元设计,鸣凰中心小学的杨静玉老师带来讲座《用好新版教材,育好核心素养 ——一年级新教材大单元设计教学建议》,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逐单元、逐课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了大单元主题下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有效路径。 本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活动为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策略指导,给予了参会教师深刻的教学启发,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相信老师们将不断学习内化,通过实践持续完善和丰富,打造生动鲜活的德法课堂,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常大附小供稿 撰稿:曹怡 摄影:组图 审核:庄荷娟)



|